华文小说港>都市>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种缘会
    然《赠书记》中因为安排了女妆避缉与男妆避选两段特殊的关键事件。

    在此之后的剧情搬演生旦分别必须易改容装出现,遭遇的情事也因为性别身份的颠倒而与一般生旦角色有着殊异的内容。

    这样的剧情安排固然多少令人在可信度与可行性之上有所质疑。

    但参照同样具有改装易性情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读者或观众不一定在细节部分处处寻求合理解释,鲜明的思想旨趣与艺术趣味才是吸引欣赏者的关键。

    因此梁山伯与祝英台能够因为真挚动人的情感表现说服欣赏者感情的认同而不拘泥于非关键的细节之处。

    谈尘与贾巫云的易妆改性错配成真剧情,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剧趣味与心情感受,自然也成为这部戏独特的戏剧效果。

    至于《杀狗记》的话,更是杀狗劝夫,神灵相助。

    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就可以发现,在《杀狗记》一剧中,孙华的妻妾见丈夫与乔人柳胡二氏相交游乐日耽酒色,且误信其诈言逐弟孙荣出门,因而忧心慨叹不已。

    旦贴二人或者苦言相劝,或者请托长者相助谏言,皆无法动摇孙华执迷偏见。

    于是相谋设计,趁夫醉归之夜,杀狗且披之以衣冠,置于后门。

    (二十五出:〈月真买狗〉)。

    杨氏苦心感动神灵,土地公因此显灵相助,以为人狗既不相同,孙华岂不认得。

    于是幻化狗尸趋近人形,令二人所见「只道是人不是狗」,以助孙华妻妾劝醒丈夫之心愿。

    (二十六出:〈土地显化〉)孙华归来误触狗尸以为人也,为脱杀人嫌疑求助二乔人,二人竟反目不睬。

    孙华惊惶失措之际不得不听从妻子所劝,寻求弟弟孙荣的协助,方才醒悟明识恶友与贤弟之别。

    杀狗劝夫故事宋时已见于南戏,元代杂剧亦见相同故事的搬演,说来已非一原创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