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三六年十一月,兵部尚书李林甫提升为中书令。张九龄为左宰相,裴耀卿为右宰相,二人分理政事。以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将安禄山,在征讨奚、契丹之战中大败,当斩,玄宗赦之。
李白春日在太原与元演惜别,南下途径洛阳,一路杨柳春风,白云流水,李白虽未能实现平生抱负,然而绝非拘泥之人,洛阳如此风光,令李白心中畅快,不觉舞动长剑,一袭白衣剑光到处如星河璀璨,“好剑法,多日不见,李兄又精进了。”
李白定睛看时,原来是友人元丹丘,“哈哈哈,不期在这里遇见兄长,真是有缘,兄长欲往何处?”
“我欲往嵩山修道,贤弟何不与我一同前往?”
“等我处理完这里的琐事,一定去嵩山寻兄长。”李白不舍道。二人略叙一会分别。五月,李白回到安陆与妻子商议,“安陆老家已然回不得,不如和我一同前往任城”李夫人并无异议,二人启程。途径沙丘,来到汶上,见汶上有一老翁,须发皆白,一袭皂衣,依仗而立,老翁笑道:“二位这是要去哪里?”
“老伯我们要去任城安家。”李白坦然答道。
“年轻人不去求取功名,让自己妻子也跟着自己受苦,是何道理?”
李夫人面露不悦,李白笑道:“大丈夫行事,当立不世之功,岂能为荣华富贵所系,昔者刘季为泗水亭亭长,樊哙为屠户,萧何为主簿,风云际会而立盖世奇功,一时之成败荣辱何足道哉?”老翁默然不语,李白随即吟道: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